《广州市海珠区水务发展“十四五”规划》政策解读
《广州市海珠区水务发展“十四五”规划》(以下简称《规划》)分析了水务发展过去五年的成绩、存在问题,分析了当前面临的机遇和挑战,明确“十四五”期间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,为实现水务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指引。
一、《规划》共包含五部分
第一部分是发展现状、发展形式及面临形势,总结分析了“十三五”时期海珠区水务事业取得成绩、存在不足和面临的发展形势。
第二部分是总体要求,明确了“十四五”期间海珠区水务发展工作的引导思想、基本原则、发展目标。
第三部分是重点任务,从六个方面提出了“十四五”期间海珠区推进水务发展工作的重要举措。
第四部分是投资规模与实施效果,对《规划》进行投资预估,并对实施效果进行预测。
第五部分是实施保障,确保规划落地实施。
二、发展目标
1.水安全:防洪排涝进一步完善。继续推进河道达标治理,结合城市规划逐片改造进一步提升防洪排涝能力,城市防洪能力有效抵御外江3.06m(200年一遇)的洪潮水位,有效应对不低于50年一遇暴雨(403mm/24h)。
2.水资源:水资源利用与节水水平明显提升。万元GDP用水量及万元GDP增加值用水量满足广州市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要求。
3.供排水:供排水系统效能与服务水平持续优化。供水管网漏损率降至10%以下;再生水利用率达到15%以上;供排水效能进一步提升,排水单元达标率达到90%。
4.水环境:水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。水污染源得到进一步控制,城市污水处理率提高到98%以上;河流水质达到水质目标。
5.水生态:水生态廊道建设进一步推进。碧道建设加快推进,有序推进海绵城市建设,采取“渗、滞、蓄、净、用、排”等措施,城市建成区45%面积(以2020年为现状水平年统计的建成区面积)达到海绵城市建设目标要求,城市水系及下垫面生态功能逐渐显现。构建完善的水土流失监测与综合监管体系。
6.水务管理:水务管理改革进一步深化。全面落实系统治理理念,由单一的功能性治水向全要素系统性治理转变,以河湖长制为引领,健全流域管理机制。
三、重点任务
1.构建河涌立体防洪排涝体系。一是开展重点堤段检修及巩固提升工作,提高城市防汛减灾能力。二是推动外江涌口及内河涌闸泵体系完善,提高城市排涝能力。三是对外江堤防进行闭合及巩固,对水闸、泵站进行改造、重建、新建,完善防洪体系,有效保障海珠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。
2.构建水城融合碧道体系。依托湿地河涌,打造海珠区“环岛碧道、多元生活”为主题的碧道,计划在2025年底前建成全长106.5km碧道。
3.构建安全高效供排水体系。坚持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构建;建立节水型社会,提高水利用效率;建立可靠的水资源供给与高效利用保障体系;坚持为民服务,做实做细民生实事;大幅降低供水管网漏损;深入开展公共领域节水;科技创新引领;加强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管理。
4.构建绿色海绵城市体系。结合海珠区现状降雨径流、下垫面条件、自然水系等生态基底与社会经济分析,明确水安全、水环境、水资源、水生态等方面的海绵城市建设需求,进一步有序推进海珠区海绵城市建设。
5.构建多样化水生态体系。通过河道实施生态补水、加强河湖水生态保护、实施海珠湿地疏通水系工程进一步改善海珠区水生态系统环境质量。
6.构建先进智慧水务体系。构建智能感知体系的“水务大脑”实现水务信息化建设和运行维护的有效管理。
四、投资规模与实施效果
《规划》计划总投资约50.50亿元,各项规划措施落实落细,将实现地表水水质进一步提升,消除区域防洪安全隐患,提升区域排涝能力,减小内涝隐患,增强区域防洪及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,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和安全感。
五、实施保障
加强组织领导,强化制度保障,加大资金投入,健全人才保障,深化技术支撑,强化宣传监督。